湖北理工学院关于 2019-2020 学年春季学
期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安排的指导意见
一、春季开学在线教学安排
1、实施方式
(1)分类开展:符合条件的在线课程统一按照春季学期教
学计划实施,实验、实习、课程设计(实训)、通识教育选修、
双学位课程暂停或延后开课;毕业生公选、重修课程网上自主
学习,毕业设计(论文)通过“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系统”
在线进行。疫情防控期间理论课原则上由线下实体教室授课转
变为多种方式的线上网络教学。体育课由体育课部安排 MOOC 视
频以及提供室内项目练习,完成居家锻炼。
(2)分步实施:
第一阶段
,各类在线教学课程平台、学校
虚拟学院或课程中心已上线的课程,结合学生自主学习,2 月
17 日开始安排线上教学;
第二阶段
,第一阶段未开展且符合线
上教学的其它课程,3 月 2 日前做好线上开课准备工作;
第三
阶段
,校内正常课堂教学,根据学校通知确定返校时间后另行
通知。
(3)全面统筹:建议同一专业相同课程选择同一在线课程
开展网络在线教学活动;尊重不同专业、不同课程的教育教学
规律,由教学院(部)会同课程负责人合理选择相应网络教学
方式。
(4)突出重点:对通识教育必修课、学科基础课、专业核心
课程等开展线上教学课程,实施重点督查。
2、实施步骤
(1)所有师生按照 2019-2020 学年度春季学期课表于 2 月
17 日开始参加课程线上学习。无论采取何种线上教学方式,教师
应随堂参与教学辅导,切实做到线上虚拟课堂与实体教室一一对
应。
(2)2 月 13 日前,学校将会同中国 MOOC 大学(爱课程)、
智慧树、学堂在线、超星公司网络等教学平台,为广大师生提供
可选课程的在线教学基本解决方案(教务处将发布以上教学平台
的预备开课通知)。
(3)2 月 15 日前,各教学院(部)根据课表认真核查第一
阶段课程教学安排,注明课程线上教学的开始阶段,并及时与教
务处教务科联系。
(4)2 月 15 日,承担 2019-2020 学年春季学期课程教学任
务的教师,必须加入授课班级所在的班级 QQ 群或微信群,明确
告知课程授课资源(课程网址、电子教材等)、授课形式、教学大
纲、学习要求、作业及过程性考查和课程考核方式、要求。
(4)2 月 16 日前,各教学院部组织师生对选用的教学平台
和工具进行课前操作,熟悉相关操作流程,并完成上传教学课件
及辅导材料等工作。
(5)2 月 17 日开始,全体师生严格作息时间,按照本学期
第一阶
段教学计划开始上课。
3、相关事项
(1)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按线下实体课堂教学实施,各教学
院(部)应积极配合教务处开展“期初线上教学检查”,日常教学
管理简化工作流程,教师因特殊情况或确有困难不能按期开展在
线教学或需要更换教学平台、工具,停课、代课、调课等需提前
一天报教学院部审批,教学院(部)报教务处教务科备案。
(2)课程线上教学平台、工具由任课教师告知学生(体育课
程居家练习见附件 1),并为学生准备好电子教学参考资料、课件
及辅导学习材料。任课教师务必按时开展线上教学,确保各个教
学环节保质保量顺利实施。
(3)教务处、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每周将以采取学生
访谈、视频监控和在线听课等方式开展教学巡查和督导;各教学
院部要严格执行教学工作检查制度,做好日常网上巡查与督导安
排,发现问题、及时整改。
(4)各教学院(部)指导教师要在学校规定时间内通过学校
“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系统”在线保证质量完成毕业设计(论
文)工作,并做好在线答辩准备,保证学生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
(论文),不延迟毕业生的毕业时间。
附件 1:《通识教育必修课程(体育)教学安排》
二、 在线教学实施措施及要求
1、各教学院(部)应成立院(部)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,
充分发挥各级教学组织作用,通过在线视频会议、在线研讨、在
线通知等方式布置好教学任务;要求教研室、教学团队、课程团
队组织好各类教学活动和与在线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。深刻思考
在线教学的特点,剖析教师、学生在线学习的角色变化,做好引
导工作。
2、各教学院(部)应把在线教学管理与学生日常管理有机结
合,要在在线教学课堂纪律、考核纪律要求、学生学习评价措施
等上加强要求。教师授课时应关注学生思想动态,在教学中加强
课程思政,相关专业还可以结合专业和课程,积极宣传防疫、战
“疫”知识,并向学生传递健康、向上的正能量。要求学生线上
诚信学习,杜绝挂网刷课、他人代课等现象,一经查实,按学校
相关文件处理。
3、各教学院(部)和全体教师应把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当作
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一次综合检验,并充分意识到在线教学工作
的复杂性。针对可能出现的困难(如平台技术因素、网络环境、
学生关注度),各教学单位应提前做好预案或替代方案,不断总
结经验、加强学习交流,克服困难。
4、在线教学平台优先选择学校课程中心和虚拟学院(注:虚
拟学院,即智慧树在线大学),其中虚拟学院可实现直播功能。
教育部推荐的开课课程平台参差不齐,技术实力、处理能力相差
较大,
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、可靠性,以及平
台的教学功能是否齐全,保证教学能够正常开展。为方便管理和
培训,建议校外平台的选择不宜太多,以 1-2 家为宜。
5、所有参与在线授课教师要求在 3 月 15 日之前在学校虚拟
学院上建设自己的课程网站,上传相关教学参考资料(如电子教
案、课件、参考资料、习题),指导授课班级学生加入并开展自主
学习。已在校外平台和校内课程中心、虚拟学院建有课程网站的
教师可不重复建设。
6、各教学院(部)和全体教师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在线
教学的优势,与“课堂革命”推动、“金课”建设等相结合创性开
展工作,积极推动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
创新。各教学院(部)在任课教师熟练掌握在线教学平台功能及
相关工具(屏幕录制、视频剪辑等)的基础上,遴选出不低于 10 门
优质课程(主要承担公共课的学院不低于 5 门)重点建设并报送
教务处备案,学校将按一定比例遴选为校级精品课程。
7、各教学院(部)和授课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、智
能终端、电脑开展学习,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在线授课、在线答疑、
在线讨论、在线作业,积极引导和培育养成及提高自学能力,加
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。对于部分学生因为无法联网、缺
少智能终端(如手机、电脑等)等无法在线学习的学生应注意统
计数量,并通过其它方式布置学习任务。
8、各教学院(部)注意充分发挥教研室、课程团队等基础教
学组织
的团队作用,精准分析学情,适时开展调查研究,采用调
查表、问询等方式认真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,对在线学
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,及时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。极探索
形成性、过程性多元考核评价,做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,切实
保障在线学习效果。
9、学校将在 2020 年组织和开展一批“在线教学”教研项目,
给与专项经费对在线教学课程教学改革予以支持。同时对防疫期
间教学表现突出、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及教师团队予以表彰,并
优先推荐为国家级、省级“金课”课程。
10、所有承担在线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线上教学学时计入教
学工作量。各教学院(部)可综合任课教师在线教学投入时间精
力、教学效果、学生评价等因素,适当浮动教学学时系数;对表
现优秀的任课教师,其所授课程学时系数可在基础系数上按不低
于 1.5 的系数上浮。
三、学籍管理工作
1、学生务必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和方式返校。未经学校许
可,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或不按规定返校,擅自行动者,按相关规
定给予其纪律处分。
2、所有可行的学籍服务通过在线方式完成,教务处全天、全
时段在线受理学籍诉求。证明书制发、证明出具、资料邮寄等人
员接触密切、走动幅度大的业务暂停办理,视疫情防控情况恢复。
3、各教学院(部)进一步明确学籍服务途径、方式并周知学
生。可通过 QQ、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途径在线办理,以
“班主任(教师、辅导员)——专职教秘——教务处”为线,帮
助学生办理学籍业务。
4、休学期满或者其他应予复学的学生,要及时通知其在线
申请复学,并协调和安排好其加入新班级的在线课程学习。
5、提前摸查和整理毕业生数据,统计毕业生相关信息。摸排
应届毕业生课程结业和考核情况、毕业资格、学位申请资格、后
期需要完成的学业等情况,尽早尽快告知学生并给予精准的指导。
同时,实时补充和统计相关数据,做好前期准备工作,按要求将
毕业名单和申请学位名单实时报送教务处,不延迟毕业生的毕业
时间。相关毕业安排和证书发放等,依据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厅
的要求另行通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