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优化我校劳动教育体系、更好推进劳动教育工作,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,丰富我校“五育并举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,8月21日上午,教务处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研讨。教务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,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部书记杨萌参加研讨。

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,它不仅关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,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。学校一直将推动劳动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,通过全校各部门和各教学院的共同努力,我校将劳动教育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劳动教育体系相关研究通过了省级教研项目立项,出版了劳动教育教材,出台《关于加强新时代劳育工作的实施方案》、《湖北理工学院校园公共劳动实践工作实施方案》等文件措施,开展大国工匠(劳模)进校园等活动,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初显成效。

研讨中,大家对劳动教育教材建设、课程建设、劳动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、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,会议对我校劳动教育下一步工作,提出五点建议: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劳动课程体系。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,采取“线上+线下+实践”的教学模式,科学合理的修订劳动教育课程大纲,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要求;二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。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劳动教育教师,组建团队开展全校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;三要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。开发多样化、立体化的劳动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源,包括数字教材、多媒体课件、视频、劳动劳模案例等,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;四是强化劳动教育实践环节。各教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和人才培养需求,组织学生参与特色劳动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,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、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;五是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。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,通过学校考核、自我评价、社会评价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,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。
参加研讨的同志纷纷表示: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工作,不仅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响应,更是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、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。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我校劳动教育将走深走实,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。
(通讯员彭素强)